通过学习,笔者对2010年版的标准在某些方面有一些拙见,不知道正确与否,在这里提出来,和同行们一起讨论。
GB/T 16552
在新增珠宝玉石的优化处理方法中如琥珀的固化处理,对于大家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相信可能都还不太了解,这种方法采用什么样的条件包括环境条件、样品条件等,什么样的操作,这是使用者都要去熟悉的。
另外对于翡翠的处理方法中,现在在检测中经常见到的一种形式是利用抛光粉,给样品增色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以绿色和紫色的抛光粉增色为主,是一般在无色的翡翠饰品表面或裂隙中留下绿色或紫色的抛光粉或者绿色的蜡,使饰品整体或局部呈现出对应的颜色;也有些本身是浅色的,为了突出本身的颜色而留下抛光粉的,这种一般称为色上加色。还有些翡翠饰品中,为了去掉表面的某一小点的瑕疵而在表面留下了一个针眼或稍大的小坑,然后为了美观和表面平整通常还会填补一些其他的物质上去。这些现象一般在手镯饰品中相对常见一些。像诸如此类的这些方法是否算是优化或处理方法是值得讨论的。
GB/T 16553
作为国家标准,文字的校对工作应该是相当的严谨,但在部分地方还有些疏漏之处,如:3.8晶面条纹是指在晶体晶面上现的一系列平行(应该是“出现”)…….。
GB/T 16554
新版标准与之前标准的最大变化是切工分级取消了目估法,要求使用仪器测试相关数据,使分级数据更加精确,另外切工分级细分了修饰度等方面的分级要素及增加了划分规则,使切工分级更加完整。那么对于这些分级要素里面:
1) 6.2比率分级中,除了常用的台宽比、冠角、亭角等考虑因素外,影 响比率级别的其他因素是否参与比率分级的评定呢?
a) 附录C比率分级表中所包含的因素不含超重比例、刷磨和剔磨这两个因素;
b) 按
c)
|
b) 比率考虑因素中既然有超重比例,轻于标准圆钻型切工质量的裸钻是否也予以考虑呢?如下图可见:
正常切工 冠角减小 亭深变浅 冠角减小、亭深变浅
当冠角减小或亭深变浅又或两者同时变小时,其钻石的质量会比按标准圆切磨的质量要轻。
2)
以上这些只是笔者提出来和同行们一起讨论学习的,如有不对之处,还望同行指正赐教。
上一篇: 碧玺:时尚又健康
——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梁军书记一行莅临中心调研交流 为深入掌握行业尖端技术动...
[详情]为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弘扬科学精神,推动科技教育资源下沉校园,GTC受邀参与...
[详情]7月1日,省地质局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重温党的光辉历程,传承党...
[详情]——桂林理工大学宝石及材料工艺学师生赴穗开展珠宝产业链研学活动 2025年6月26日,桂林理工大...
[详情]2025年7月11日和7月25日,广州市番禺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机关工会的43名成员分两次,莅临广...
[详情]七月的广州,骄阳似火、烈日炎炎,然而,高温酷暑并未对学生与家长们的求知热...
[详情]